由中泰铁路构建的陆路大动脉,正以颠覆历史的速度去重塑我国与东南亚的贸易格局。
相比传统海运7到10天的漫长等待,铁路运输不仅将时间压缩至原来的三分之一,更以更高的时效性和更低的损耗率,成为生鲜农产品与高附加值产业的生命线。
预计带动120亿美元的经济
泰国榴莲对华出口曾因海运周期长导致损耗率高达百分之三十,而中泰铁路开通后,榴莲到中国消费者手中仅需3天,损耗率骤降至百分之十八以下。
据预测,未来四成泰国榴莲将通过铁路运输,年出口额有望增长百分之二十五,带动农业增收超120亿美元。
不仅如此,铁路运输还解决了锂电池等危险品空运受限的难题,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纷纷在泰国呵叻府高铁站周边建厂,形成生产、运输、出口一体化产业链,电池组可直接装车发往全球市场。
货运量将增长3倍
呵叻府的智能物流园聚集了中泰两国的电商企业与科技公司,昆明至曼谷的电商专列实现生鲜商品3天送达,中小商家物流成本下降百分之三十,商品种类激增百分之五十。
中国光伏企业更将组件通过铁路运至泰国组装,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零关税政策,绕开贸易壁垒直供东盟市场。
预计到2030年,泰国陆路货运量将增长3倍。
陆运大动脉
云南自贸区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合作,形成中国零件加泰国组装的产业链分工,最终产品可零关税进入东盟10国市场。
这条铁路还与中欧班列衔接,将东南亚货物经中国直达欧洲,构建起横跨欧亚的陆运大动脉。
当中泰铁路以250公里的时速穿行于热带雨林与城市之间,它承载的不仅是货物,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