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(USTR)发布提案,计划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只征收高额费用,最高达150万美元。
美国此次提案极具针对性,对中国海运运营商,不论船舶是否中国制造,每艘进港船最高收100万美元,或按净吨位每净吨1000美元收费。
经营中国制造船舶的非中国海运运营商,依船队中中国船舶占比收费,单航次最高150万美元。
而使用美国建造船舶运输的运营商,最高可获100万美元费用减免。
此外,提案还限制中国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(LOGINK)获取美国航运数据,甚至禁止美国港口码头使用LOGINK软件。
近年来,中国造船业在全球表现卓越。
2024年,中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55.7%,新接订单量占74.1%,手持订单量占63.1%,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。
反观美国,其造船业长期低迷。
13家海军造船厂中9家已停产,自2017年未造新油轮,1980年后未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,在全球造船市场份额微乎其微。
荷兰安智银行研究显示,近五分之一抵达美国港口的集装箱船为中国制造,在跨太平洋贸易航线中这一比例更高。
不少人认为,提案假若实现, 将使集装箱航运成本至少增加10倍,最终美国自身也将承受恶果。
而且这些额外费用必然从承运人转嫁给托运人,最终由进口商和消费者承担,进一步推高美国国内通胀。
马士基、地中海航运等大型航运公司表示担忧,认为这破坏市场公平竞争,将导致全球航运业“被迫分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