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尼最近给电商圈扔了个新政策——PMK-37/2025税收新规,里面的核心就一条:
电商平台(比如Shopee、Tokopedia)得从卖家收入里代扣0.5%的所得税。
这规矩7月时候出,10月就要全面生效,不管是本土卖家还是跨境商家,都得赶紧适应。
看不懂,新规到底讲什么?
以前印尼电商基本不用缴所得税,现在不一样了:
平台要替卖家扣钱,按总收入的0.5%缴给当地税务局;
年营业额≤5亿印尼盾(约22万人民币)的卖家能豁免,但超48亿(约210万人民币)就得补税,跨境卖家大多躲不过;
手机充值卡、黄金首饰这些品类免税,其他商品基本都得缴。
低价商品最受伤,订单可能跑不少
出海卖家尤其得注意,
有人算了一笔账,3C产品、服装这些低价货(均价5-10美元)利润薄,0.5%的税看起来不多,
实则可能要占了利润的一半以上,还得承担汇率波动,基本等于白做。
想涨价?印尼买家对价格特别敏感,涨了可能就跑去买本土品牌或免税的充值卡了,订单流失率估计得升15%。
线上线下税负拉平
以前线下商户缴10%的增值税,电商卖家免税,
以后电商实际税负(所得税+增值税)跟线下差不多。
更关键的是,平台得把所有交易数据(买家信息、卖了啥)报给当地相关部门,
印尼估计,这能让年税收多1.2万亿印尼盾(约5.3亿人民币)。
印尼清关更复杂了
跨境商品得跟平台交易流水号对上,不然不让进。
中小卖家没专业团队处理这些,清关时间可能多2-3天,错过促销期很常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