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 全部 企业新闻热点分析

美方10月对中国关联船舶收额外费用,跨境成本要涨

2025年08月08日 14:05

据外媒报道,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敲定了一项新规则:

从2025年10月14日起,对“中国关联船舶”收额外费用。

新规大概的意思就是, 不管是我国拥有/运营的船,还是从华建造的船,都要按新标准交钱,不交可能连港口都进不了。

哪些船要交钱?交多少?

这次收费分两类, 费率还会逐年涨,具体如下:

中国拥有或运营的船:每净吨收50美元,2028年4月后涨到140美元。

按一艘主流1万TEU集装箱船(净吨约7万吨)算,现在单次靠港就要多交350万美元(7万净吨×50美元),2028年后涨到980万美元(7万净吨×140美元)。

按一艘1.8万净吨的集装箱船算(较小船型),现在单次靠港就要多交90万美元(1.8万净吨×50美元),以后会涨到252万美元(1.8万净吨×140美元)。

非中国运营但中国建造的船:现在要么按每净吨18美元,要么按每个集装箱120美元(哪个高按哪个算),2028年涨到每吨33美元或每个集装箱250美元。

不过也有例外:航程短于2000海里的船舶(如墨西哥航线)、20总吨以下小船、美国本土所有/运营船舶、空载压舱水船,以及专业运输美国出口货物的船,可以免交。

费用按航次算,每艘船一年上限交5次,同一航次中只收首次靠港的费用。

推高海运成本,舱位进一步紧张

部分船司大概率不会自己扛这笔钱的了,可能会通过“附加费”转嫁给货主。

更烦的是舱位可能会变得更紧张。为了省钱,船公司可能会减少美线航次,或者绕行墨西哥/加拿大港口,利用短途航运豁免(2000海里内),但需谨慎评估豁免资格与时间成本。

对跨境卖家直接冲击,订单可能少了

成本涨了,卖家要么自己扛,要么涨价。

比如一个原本卖100美元的小家电,海运和附加费涨了,关税再加上去,得卖到多少才能保本?

尤其是白牌商品,利润空间本来就薄,这下更难上加难。

一些卖家已经在想办法:比如把货先运到美国海外仓,提前备货减少航次影响;或者多布局东南亚、中东这些不受新规影响的市场,分散风险。

10月14日前要做好应对准备

这次新收费不是小数目,长期看,可能会推高整个中美海运的成本。

对卖家来说,现在就要算清楚账了,到底是涨价保利润,还是优化供应链降成本?要不要提前备货?有没有必要开拓其他市场?

10月14日很快就到,留给大家调整的时间不多了,虽仍有变数,

但早做计划,才能少受影响。
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

前文图片均为AI生成